【正視非傳統婚生之生育】
今天經濟委員會的議程是邀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來做業務報告。
剛好,昨天龔主委接受媒體專訪,表達中國此時申請加入CPTPP,根本來來亂的以及對基本工資今年是否調升,就這兩個議題,進一步請教龔主委的看法。
今天質詢主題還是延續上會期的少子女化的議題,從去年2020年1月台灣人口達到23,604,265人的高峰後,開始遞減,2020年平均每月遞減3,911人,今年1-8月,平均每月遞減13,828人,令人觸目心驚,但我很遺憾,國發會負責人口政策規劃,但在業務報告中卻隻字未提。
少子女化的趨勢,主要適婚婦女不婚,2010年台灣30-39歲未婚比例29.5%,但2020年台灣30-39歲未婚比例38.2%,10年上升9%,和台灣國情相同的韓國也是一樣,去年30多歲的婦女未婚比例42%,甚至超過台灣。
由於女權意識抬頭,不願受婚姻束縛,以歐盟來講平均約四成非婚生子女,法國則高達六成,台灣目前約4%左右,並非鼓勵非婚生育,但這可能是趨勢,國發會應該有因應對策。
「孩子是公共財」及「用公共資源來撫育」的思維下,三點政策建議:
1, 鼓勵多胎 : 多胎多子多加碼: (5000 , 7000 , 10000…
2,主動去除非傳統婚生標籤 : 正面對待非婚及同志生育權益
3,非婚生單親生育應給予更多補助。